圆生洞察

ROUSING INSIGHT

中国节日消费和营销策略

圆生咨询 2014年07月09日
  • 分享

    如今,中国的日历充斥着各种节日,不论是中国传统节日,还是西方节日,都为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契机。从圆生咨询的研究中不难看出,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说,传统节日对食品类消费品的销售带动作用非常明显。

    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,网络购物已渗透到中国各级别城市的消费者中。据数据显示,节日对于快速消费品线上消费的刺激作用同样明显,其中,“双十一”毫无疑问是中国式消费狂欢的代表。2013年“双十一”期间,吃穿用各品类销售均有大幅提升,电子产品、衣物、婴儿尿片、护发素等销量上升尤为突出。

    如何利用节日进行有效促销、刺激消费成为商家关注的新热点。圆生咨询研究结果是商家从产品、渠道和时间三方面考量,从而更好地为节日消费提前布局,利用节日有效拉动消费增长。

制胜产品

    从产品方面看,尽管所挑选的产品五花八门,但中国消费者在节日消费方面正明显呈现出新的四大诉求,即高端、礼品、健康、分享。围绕着四大诉求针对不同的节日进行产品布局,有助于商家及零售商首先赢在产品上。

    圆生咨询研究结果显示,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,“高端化”俨然成为快速消费品市场的主要驱动力,节日消费也不例外。而礼盒装这一节日必不可少的亮点也正是产品高端化的代表之一。与此同时,中国消费者对健康、环保、绿色消费的诉求越来越高。

    过年过节不仅仅是送礼,与家人团聚仍旧是传统节日的主题之一,家庭分享装就成为引领节日消费的一大亮点。对于厂商来说,礼盒包装创新和健康功能诉求,是一种迎合挑剔的消费者的营销方式。

制胜渠道

    2014年春节期间快速消费品渠道中,小型超市和食杂店表现抢眼,销售额相比去年增长了10.5%,而大卖场和大型超市则下降了0.9%,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小型渠道进行春节采购。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便利性的诉求越来越强,随之而来的就是小型渠道商店数量的迅猛增加。

    中国消费者对便利性消费日益增长的诉求,同时体现为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,有不少品类的线上销售增速远快于线下销售。

    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,使得网络购物在三、四线城市也很普遍。数据显示,智能手机在各级别城市的渗透率均已达到70%以上,这使得网络购物、移动购物及移动支付的普及率日益提高。随着低线城市购买力的日益提高,生活、消费习惯进一步趋同,移动购物将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。

制胜时间

    虽然节日对于商家刺激消费有着极大的推动力,但是节日毕竟是短暂的、有时效性的。如何从时间上更好抓住节日营销的契机?如何尽量延长节日消费的高峰?这些都是商家想要创造更大的消费机会所必须考量的。 

    通过合理配置店内投资和广告投资,今年春节部分品类的销售高峰相对延长。换句话说,通过拉长店内促销和延长媒体广告投入,都可以从时间上为厂商和零售商提供更多的机会。需要指出的是,一般网络销售高峰时间比实体销售要早,厂商可以针对这一规律‘错峰’整合渠道资源。总之,对店内促销和媒介投放进行精准时间管理,可以有效延长节日销售高峰,使厂商和零售商获益。